产品展示
- 发布日期:2024-11-04 20:36 点击次数:148
从1967年,重庆江津县的火葬场建设完成,但却没谁敢去拉尸体,尤其是从县医院到火葬场整整八里路,胆小的人不敢做这件事。
火葬场已经建成,却因为这件事陷入停滞,关键时刻有一位名叫谭炳云的人站了出来,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,一副有棱有角的面庞,浑身透着阳刚之气。
大家只知道谭炳云是县里的领导,却不知道谭炳云的另外一层身份,乃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,是跟邱少云、黄继光、杨根思齐名的志愿军百战精兵。
谭炳云无偿帮助江津县的火葬场,为逝者的整理遗容,送逝者最后一程,接连帮了很多年。
牺牲在前,吃苦在先,谭炳云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,风里来雨里去时间久了之后,路人对他各种冷嘲热讽。甚至怀疑谭炳云是因为犯了错误,所以才被惩罚这种事情。
谭炳云多次听到各种传闻,他对此苦笑一声,坦然面对流言蜚语,没有解释而是埋头苦干。
直到退休之后,很多部门邀请谭炳云到处作报告,讲述当年抗美援朝时期,如何率领全班挡住美军一个师,而且挡了八个小时……
到了这时候,大家才知道谭炳云的峥嵘岁月,才知道身边居然有一位共和国功臣!
(青年时期的谭炳云)
由此开始咱们今天的文章,且看志愿军老班长谭炳云,对外重创来犯之敌,对内为人民服务的传奇一生。
谭炳云出生于1923年11月13日的重庆江津县白沙镇,父母都是穷困潦倒的佃户,家里每年的粮食收入,连维持温饱都勉强。
谭炳云和千千万万的旧社会孩子一样,在穷困潦倒的生活当中,度过了艰难的童年时光,甭说上学读书了,就连城里都没有去过。
到了8岁那年,父亲带着谭炳云去地主家里,领了一根长把儿的鞭子,小家伙也就拿着鞭子赶着羊群,走过了村外的绿茵,也走过了青葱的少年。
因为自幼的艰苦生活,所以锻炼了谭炳云强健的体魄,也觉醒了他对命运的反抗。
在那万恶的旧社会,就拿谭炳云身上的小褂举例,一直穿到露了肚脐眼,才换了新的衣裳。
谭炳云弯腰割草的时候,肚皮饿得咕咕叫,他望着地主家的少爷欺压奴仆,内心不止一次的反问,为何会是这样的世界呢?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?
难道穷人家的孩子,生来就是受人使唤的奴才?地主家的孩子,生来就是使唤穷人的主子吗?
再有就是,四川军阀的大混战,为重庆带来了大混乱,所谓的征税收到几十年之后,根本就不是一个荒诞的笑话,而是血淋淋的事实。
谭炳云和多数的穷苦孩子一样,惨遭军阀的盘剥和压榨。
(四川军阀大混战)
对于当时的穷人来说,生活犹如是拉长的皮筋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在下一秒断裂,贫穷成了那个大时代的主要历史特征。
谭炳云到了1943年,本以为长大之后可以靠着双手,改变这悲惨的生活,谁知更悲惨的事情降临到他的头上,惨遭国民党抓壮丁。
那时候,很多人被强征入伍,谭炳云穿上了军装戴上了军帽,投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。
对于当兵的来说,打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可让谭炳云无法接受的是,自己的军饷一直被克扣。
抗战时期,谭炳云没有跟贪官污吏计较,到了1945年10月25日,日寇无条件投降。
在一片反内战的呼声当中,国民党的蒋介石挑起了内战,不顾一切的去攻击解放区,解放战争也就拉开了大幕。
(国军老照片)
谭炳云无比清楚的,看透了国民党这个吃人政权的黑暗本质,他和战友们商量着,一定要找机会战场起义,去投共产党,反过来痛打这丑陋的旧社会。
他们这些年轻的四川士兵,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来和平,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为中华民族,带来真正的革命!
谭炳云在25岁的那年,总算是抓住了起义的机会,他们一大帮战友们,毫不犹豫的就加入了解放军。
紧接着,便是简单的新兵和整编训练,谭炳云他们这些抗日老兵,自然很轻松的就通过了各种考核。
谭炳云怀着满腔热血,怀着对旧社会的仇恨,投入到了艰苦卓绝的淮海战役当中。
1949年5月,谭炳云所在的部队,朝着国际大都市上海进发。
谭炳云主动申请加入突击队,但凡是加入这种战斗小组的,都会面临九死一生的烈火硝烟。
在开战之后,突击队要渡过南方的水网,在强渡其中一条大河的时候,他毫不畏惧对岸的机枪,推着船只强行泅渡。
谭炳云只听轰隆一声巨响,敌人的炮弹在身边爆炸,掀起了冲天的水浪和浓烟,震得他双耳轰鸣。
与此同时,谭炳云只感觉脚腕火辣辣的疼,猛然翘起腿部,才看到弹片好似利刃,切开了脚腕的皮肉。
虽然受了伤,但谭炳云也就仅仅耽误了几秒钟的时间而已,他依旧选择强行渡河,身后则留下被染红的河水。
穿过战火硝烟,谭炳云不仅仅是奔向了敌人的阵地,更奔向了新时代的新中国。
1949年10月1日,抗战老兵谭炳云,望着冉冉升起的红旗,眼角流出了两行热泪,望着人人平等的解放区,他感觉满腔的骄傲与自豪!
就在谭炳云踌躇满志,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,可谁知朝鲜半岛烽烟起,以美国为首的所谓“联合国军”大兵压境,打到了中国家门口。
(美军登陆朝鲜半岛)
麦克阿瑟疯狂叫嚣着,如果中国敢参战,就将其打回石器时代……
谭炳云被编入了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7连,征尘未洗再次出征,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家信寄到重庆,内容是今年春节不回去了,等我教训了美国强盗之后,再孝敬爹娘!
志愿军第27军的军长名叫彭德清,政委名叫刘浩天,该部队原本驻扎在浙江的平湖,他们在1950年10月接到命令,去往山东的泰安整训。
一个月后,谭炳云随着27军,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,首战就碰上了美军的王牌部队。
考验三野第27军的时刻到了,谭炳云进入半岛的时候,遇上了大雪纷飞的冬季,冷风透骨寒。
谭炳云身为班长,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,带着部队前进,血战长津湖。
在严寒的环境当中,谭炳云主动照顾生病的战士,全班在急行军的过程当中,没有任何人掉队,没任何一人伤亡,双腿跑赢敌人的车轮,顺利抵达作战地点。单单是此事,这已经达到了三等功的标准。
硝烟笼罩长津湖,谭炳云激战长津湖新兴里,因为敌人的轰炸过于猛烈,所以我军的补给暂时无法送达前线。
谭炳云不顾敌人的机枪扫射,出去找美军留下来的罐头盒子,将其当做炊具,烧水煮树皮和草根。
敌人想要逃出27军的天罗地网,谭炳云带着战士们,坚守阵地不怕牺牲,在这场激战当中,他这位英雄班长荣获三等功。
27军在此战有个插曲:当时的情况是有一位营长看到墙上的旗帜不错,于是一把将其扯下来,放在手里揉了揉,心说拿回去蒸馒头,炊事班长肯定会很高兴的。
万万没想到啊,这块结实的“好布”轮不到炊事班长,因为所谓的“蒸馒头布”是美军老牌劲旅“北极熊团”的团旗。既然旗帜都留下了,完全可以想到的是,所谓的美军王牌团,已经被全歼。
到了半岛开战的第二年,朝鲜这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地方,已经被打得满目疮痍
谭炳云的人生巅峰时刻,便是挡住了美军精锐空降师整整八个小时,掩护大部队撤离。
此战的历史背景如下:
美军的四星上将李奇微,根据志愿军的特点,制定了“磁性战术”“绞杀战”等等全新的打法。
就拿磁性战术来说,志愿军后勤薄弱,无法维持长时间的进攻,所以身上的补给吃完之后,就要撤返修整。
在志愿军进攻的时候,李奇微指挥部队撤退;在志愿军撤返的时候,李奇微就如同磁铁一样吸上去。
(李奇微)
这要是换成一般的部队,在失去海陆空优势的情况下,估计很快就能把撤返演变成溃败,例如国民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面教材。(英国敦刻尔克大撤退宣传到今天,也有这个原因)
此类的难题,摆在了志愿军的面前,就在谭炳云他们打完第五次战役,准备撤返的时候,美军果然咬了上来。
李奇微指挥美军精锐尽出,全线进攻志愿军,他们的重装机械化部队,展露出工业强国的狰狞獠牙。
大批的志愿军志愿军各机关工作人员,滞留在了汉江的南边,没有来得及撤退。
谭炳云所接到的命令,是迅速去往金化东南边的390高地,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敌人,为部队渡江争取时间。
1951年5月24日,谭炳云带着全班的战士,到达了390高地,立刻将人员分为三人一组,组成三个战斗小组,从三个方向阻击敌人。
夜幕缓缓拉开,谭炳云所率领的尖刀班,做好了殊死一战的准备。
谭炳云仔细观察地形:山下有一条公路,而这条路途径390高地的时候,左侧是河流,右侧是山崖。
谭炳云有了个大胆的想法:如果在公路最狭窄的地方,将敌人的坦克炸趴窝,岂不是能够堵住后面所有的坦克?也就是说用敌人的坦克堵住敌人!
谭炳云喊来了班里的战士毛和,他说咱俩组成爆破组,在敌人坦克走到山下的时候将其炸毁,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的话,敌人也就无法发挥出装甲集群的优势。
毛和听完之后非常激动,说这件事肯定能行!
说干就干,谭炳云就带着毛和,在山下挖好了单兵工事藏住自己,为伏击敌人坦克做准备。
深夜越来越寂静,谭炳云和毛和开始了漫长的等待,俩人分别在上半夜和下半夜放哨。
直到天灰蒙蒙亮的时候,谭炳云躺在散兵坑里,听到了远处柴油机的轰鸣,大概率是敌人的坦克来了。
毛和满身露水睡得正香,被班长谭炳云一把推醒,他在听到坦克发动机的声音之后,整个人瞬间清醒。
谭炳云说:“快看,来一串儿!”
只见美军的坦克集群,犹如是贪吃蛇一般,朝着390高地冲来,他们的任务是为美国第11空降师开路。
谭炳云发现敌情之后,离开单兵工事躲进了野葡萄丛当中,犹如是蛰伏的猛虎,做好了炸坦克的准备。
坦克越来越近,声音越来越大,390高地的志愿军战士们,都在等待班长炸坦克。
谭炳云的位置,距离山崖约有两丈左右,他看到敌人的坦克到了公路最狭窄的地方,猛然就冲出了野葡萄丛,抬手拉开了反坦克手雷。
轰隆!
剧烈的爆炸声震碎了黎明,虽然动静特别大,但最前面的那辆坦克,仅仅停车了几秒钟而已,紧接着继续推进,并未受到实质性的伤害。
谭炳云暗叫不好,他到了这会儿顾不上自己的安危,奔向了坦克的后方,再次扔出了反坦克手雷。
如此近的距离,危险乃是巨大的,谭炳云和那辆美军坦克一起,都位于手雷的杀伤范围之内,显然要拼着同归于尽。
随着轰隆一声炸响爆开,谭炳云看到火光好似巨浪,朝着自己涌来,一枚弹片划过了自己的脑门。
谭炳云被震得晕了过去,因为满脸都是鲜血,所以感觉又黏又热,他本人和那辆敌人的坦克,都躺在了公路上。
尖刀班的战士们,一看班长完成了预定的作战计划,纷纷架起了自己的枪支,拉响了手榴弹,给与火力支援。
一片混战,炮声如雷,惊醒了路上的谭炳云,他一把抹掉脸上的鲜血,扭头望向了敌人的第二辆坦克。
谭炳云先跳进水渠当中喘口气,随后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继续苦战,他身上只剩下最后一颗反坦克手雷,将其丢出去之后,随着一声巨响爆开,却仅仅炸毁了第二辆坦克的履带,并未造成毁灭性的打击。
那美军坦克转动炮塔,将机枪对准了谭炳云,谭炳云故意来回游走,故意吸引敌人的炮塔火力,利用复杂的地形翻来跳去。
该班的反坦克爆破小组除了谭炳云之外,还有战友毛和呢,在谭炳云吸引敌人的火力之后,毛和刹那间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毛和翻身离开了单兵工事,绕到了那辆坦克的后面,丢出了反坦克手雷,随着一声巨响,火光和浓烟吞没了敌人的坦克。
原先耀武扬威的炮塔,被炸得卡了齿,谭炳云趁着浓烟笼罩,跳上了坦克的顶盖。
身为尖刀班,战士们早就知道该如何配合班长,一看浓烟当中有人迎上了坦克顶盖,390高地立刻冲出去一支战斗小组,负责从不同的角度阻击敌人,掩护班长与毛和。
毛和看到坦克的前方,钻出了黑乎乎的东西,急忙大喊:班长班长!
谭炳云自然也看到了这一情况,钻出来的是美军死尸……原来是里面的坦克兵想要反抗,却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,所以将阵亡的美军坦克炮手,顺着顶盖往外塞。
也就是说,美军坦克兵想要利用战友的尸体,试探浓烟当中有没有志愿军。
如果不仔细看,真像是浑身烧黑的坦克兵往外爬。谭炳云是百战老兵,他抓住了这次的机会,枪口挤开尸体钻进了坦克当中。
其结果可想而知,坦克里面空间小,美国坦克兵好似砧板上的鱼肉,被谭炳云乱射的子弹击毙,惨叫声就跟杀猪似的。
谭炳云借助山区那复杂的地形,用手雷和步枪配合,炸毁了一辆美军的军用吉普,里面的军官当场身亡。
虽然说谭炳云他们的反坦克手雷已经耗尽,但敌人却摸不清底细,被吓得迅速撤离。
谭炳云立刻命令毛和,说这边的敌人太多了,你赶紧回咱们连队取反坦克手雷。
到了15点钟左右,敌人的坦克队伍,再次冲击390高地,因为公路最狭窄的地方,挡着两辆美军坦克的残骸,所以地形对于谭炳云来说更加有利。
谭炳云已经炸过了两辆坦克,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,使用手里的反坦克手雷,冒着敌人的机枪弹幕,又摧毁了一辆美军的坦克。
只要是稍微有点战场经验的坦克兵,都知道装甲集群已经无法通过390高地了,因为地形对装甲作战的影响太大了,美军的坦克群被吓得急忙倒车,。
既然坦克集群无法通过390高地,美军选择步兵强行冲锋,美第11空降师尝试了几次,皆以失败告终。
虽然美国人的轰炸机,将阵地炸成了浮土,但谭炳云所率领的尖刀班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以大无畏的气概,挡住了敌人整整八个小时!
除了炸毁敌人三辆坦克和一辆军用吉普车之外,谭炳云还击毙美军十三人。
对于谭炳云来说,最最重要的不是战果,而是完成了任务!挡住了美军第11空降师,救了江边的战友们!
军长彭德清握住谭炳云的手说:你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……
倘若没有尖刀班的拼死阻拦,没有生死攸关的把小,后果不堪设想。
正因如此,谭炳云荣获特等功臣,荣获一级战斗英雄,升任副排长……以他的铁血经历来说,各种各样的荣誉自然不在话下。
谭炳云受到了中朝两国多位领导人的接见,参加了北京和平壤的多场活动。
谭炳云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,军功章属于党和人民,而自己仅仅是普普通通的志愿军战士。
战争结束之后,谭炳云回到了故乡,将一块块闪耀的军功章藏在包袱里,仅仅穿着一身军装,证明当过兵,上过战场。
谭炳云在县里先后担任公安局的副股长,以及民政科的副科长等等等职务,他勤勤恳恳的工作,从不对外说自己立过多少功勋。全县很少有谁知道,一级战斗英雄就在身边。
1967年,江津县要建设殡仪馆和火葬场,谭炳云虽然身患重病,但主动去往施工现场帮忙建造。
周围的人只知道县领导来帮忙,在这当时也是正常现象,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。
火葬场建设的时候倒还好说,等火葬场落成之后,却缺少工作人员。
尤其是为逝者整理遗容的工作,一般胆小的人不敢为逝者穿衣服,更不敢将其抬到火化炉当中。
这个难题很大,谭炳云说自己可以在火葬场义务帮忙……但医生坚决不同意,因为多年的战争生涯,导致谭炳云身患重病,应该尽快退居二线休养,而不是在火葬场当义工。
谭炳云并不理会任何人的劝阻,坚持留在火葬场义务帮忙,从逝者的遗体进门再到火化,都是他一手完成。
其中最艰难的,是江津县人民医院的逝者遗体,距离火葬场足足有八里地,谭炳云主动承担了医院到火葬场的运送工作,常常徒步往返。
风里来雨里去,谭炳云推着小板车,做着多数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,这自然引来了路人的嘲讽和讥笑。谭炳云经常听到各种传闻,他并没有理会闲言碎语。
1983年,谭炳云到了退休的年纪,他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无法再帮火葬场拉尸体,于是每天去县里的福利机构,照顾那些苦命的孤儿和老人。
也是到了退休之后,总是有人请谭炳云去作报告,这时候大家才知道,那位在火葬场拉了拉尸体的老先生,居然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!
建国五十周年的时候,谭炳云在天安门城楼,参加了国庆阅兵观礼,和党中央的多位领导人握手。
后记:
谭炳云诠释了共产党人“吃苦在先,牺牲在前”的伟大精神,为人民服务终生。
我们后人应该学习他的勇敢、他的坚强、他面对困境的大气概、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。
志愿军美军谭炳云坦克火葬场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